「乡村振兴」打造万亩高粱种植基地,绥德薛家河镇荒山变梯田
春生秋长,红高粱耐热、耐旱顽强的生长在黄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,盛夏的葱绿,金秋的火红,沉甸甸的果实为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增收致富创造幸福。正值高粱的春耕备耕之际,华商报记者走进绥德县薛家河镇,伴随着蜿蜒的山路,我们看到一座座荒山变成了梯田,万亩高粱种植基地集中连片,乡民们忙着春耕,一副春耕画卷浮现眼前。自乡村振兴开展以来薛家河镇的人民钱袋子鼓起来了,日子也越过越幸福。
撂荒土地集中治理
(资料图)
打造万亩高粱种植基地
近年来,薛家河镇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,年轻人们纷纷离开家乡去城市谋生,人口不断外流剩下的留守群众老龄化导致土地撂荒问题严重。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2022年初,薛家河镇借助坡改梯项目实施之机,对全镇11个行政村1.5万亩撂荒土地进行集中治理,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打造了高标准万亩高粱基地。
撂荒土地又开始焕发生机,山峁间农机鸣笛、轰轰作响,现代化机器代替人力在梯田上翻种,为薛家河镇高粱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。今年薛家河镇高粱播种面积2万亩左右,较去年翻了一番。
创新高粱种植经营模式
为群众增收
为了有效实现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,群众持续增收目标,使高粱产业的健康发展在组织上有指导,在制度上有保障,镇党委及时成立产业联合支部引领高粱产业实现“抱团”发展,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中人心散、资源散、市场散的难题。按照三种模式进行经营:模式一:留守群众自愿选择种植一部分;模式二:14个行政村村集体每村至少种植200亩以上,模式三:第三方合作社按照每一百亩土地1万元的承包费流转土地种植一部分。通过以上三种模式,该镇彻底告别了土地严重撂荒现象。
“山上的坡地现在都变成了宽条梯田了,种地更方便了”镇上的种植大户刘兴全说,他虽然已经快60岁了,但是看着撂荒的土地就想种点啥,现在政府把地都整拾好了种地更方便了他今年种了40亩地。“把荒了的土地利用起来我也能多些收入,还能为国家做贡献多卖些粮。”刘兴全说在政府的帮助下现在种地更有信心了。
发展订单农业
搭建产销直通车
同时为了确保村集体和群众利益的最大化,镇上产业联合支部主动对接酿酒企业等终端市场,搭建产销直通车,与榆林镇北台酒业等8家酿酒企业达成合作,形成了“订单”农业,从根本上解决了销路问题。今年薛家河镇2万亩高粱预计收益3500万元。14个行政村,村村集体经济高粱单项收入将突破20万元。
目前,薛家河镇初步形成了一镇一业的高粱产业发展新格局,镇长刘玮说:“对今后的发展我们也充满信心,现在是春耕的关键时期,我镇将抢抓开局赢主动,以更加奋发的姿态全面推进高粱春播工作,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群众持续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。”
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编辑 王娜娜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广告
X 关闭
X 关闭
-
-
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
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、技术官员、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,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“北
-
-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,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,9岁的
-
-
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
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“二十四节气”倒计时、
-
-
“一墩难求”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
设计师: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: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,导致一墩难求